爱电竞
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

拿不到中国稀土,G7换种方式,准备联手对华下达稀土“限价令”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2:20:47|点击次数:134

G7最近的动作,说实话,看得我直摇头。

他们不但要对中国的稀土设价格下限,还打算加关税。更夸张的是,这事还专门和欧盟一起“密谋”,好像真能把中国的头压下去一样。

问题在于,稀土这碗饭,中国是真能端到别人嘴边的。

这帮人啊,真有点忘了自己前几个月是怎么过的。

9月20日,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,8月份稀土出口量达到2582吨,比上个月增加了两成多,大部分去了欧洲。这还不是普通贸易,这是在帮欧洲解渴。

要知道,今年4月中国实施关键矿产出口管制的时候,西方企业可是一片哀嚎,媒体疯狂喊“稀土荒”,还指责中国“稀土武器化”。

结果呢,一缓解了,马上转过脸来开始琢磨怎么对付你。

本月初,G7的技术团队在美国开会,澳大利亚也到场。

会议的讨论核心,是不是要在关键矿产领域提高外资投资门槛,尤其是限制中国。甚至还提到公共采购要搞地理限制,直接在稀土招标配额上卡中国。

这还不够,他们还想对中国稀土、小批量金属出口设价格下限。意思很简单,效仿美国当年对俄罗斯石油的那一招。

2022年那场石油限价的教训,他们显然没学到。

当时G7为了削弱俄罗斯收入,把俄油价格上限定得很低,几乎贴近成本。俄罗斯一看,卖也是亏,不卖也是亏,干脆不卖。

后果就是,G7自己面临能源短缺,尤其是德国这种工业需求大国,平时就靠俄罗斯廉价能源,限价一来本国企业受不了,所以是能拖就拖,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混过去。

俄罗斯也不是傻的,很快找到了新市场。中国、印度等国主动接盘,俄罗斯出口量没崩,欧洲的油价倒是飙了。这场制裁,说白了,就是自己踩了自己一脚。

在石油上都没捞到便宜,稀土这块中国绝对主场,他们居然还想玩这一套。

先看数据。

2023年全球稀土产量,中国占了60%以上,这还只是开采阶段。

真正赚钱、话语权最大的加工环节,中国控制了92%。这意味着,全球的稀土产业链,没有中国几乎转不动。

俄罗斯的石油还可以从中东找替代,中国的稀土呢?不好意思,找不出来。

美国试过自己硬扛。

今年4月美国对中国加关税,中国反手就对7类中重稀土出口管制。这不是只针对美国,而是直接全世界收紧供应。结果,不只是美国,整个西方阵营都急了,替代方案一时半会搞不出来。

澳大利亚、加拿大有储备,但稀土产业链建设难度极大,仅有矿,没加工能力,和废石头区别不大。

为什么稀土这么重要?

因为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资源,是高科技产业链里的血液。

新能源车、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甚至最先进的武器系统,都得用稀土的磁性、耐高温、导电性能。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公开过数据,中国占全球稀土磁铁市场的75%,美国只有区区3%。

G7要搞限价,说到底是想压中国利润,同时给自己产业链“练兵”的时间。

表面上看很凶,实际上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在中国的加工垄断下,任何限价都会导致供应的不确定性,中方只要稍微调整出口方向,比如加大和东南亚、南美合作,G7的市场就缺料,制造成本立刻飙升。

更何况,稀土的用途太集中在高端制造业上了。

你别看他们喊得狠,真断了供应,波音飞机、苹果手机、特斯拉电机,哪个不挨刀?

到时候不是中国着急,而是G7内部先吵起来。

其实,从这事可以看出,G7在资源博弈上的思路没太变。

石油限价失败,他们没有反思机制本身的问题,而是换了一个领域再试一次。

区别是,俄罗斯在石油上只是一个重要供应方,而在稀土这个领域,中国是地板到天花板都管着的存在。

所以限价令一旦落地,很可能变成中国推动稀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。

原因很简单:逼着中国加快多元化布局,巩固加工优势,同时提高对外谈判筹码。

而G7承担的,是自家产业链成本增加、供应稳定性下降的双重压力。

现在看,G7这步棋,更像一场政治秀。

一方面显示出他们在“团结”对抗中国,另一方面给国内产业释放某种假象,好像限制中国就能保证供应安全。

可世界资源格局不是说喊口号就变的。

稀土可不像买玉米,大不了换个国家下单。

它需要几十年的开采经验、巨额投入的加工体系,以及全球下游产业链的深度绑定。

这些,中国一个没少,别人一个没全。

再回到8月的出口数据,中国一个月出口的2582吨稀土,其中大部分送到了欧洲,这背后就是全球制造业对中国资源的绝对依赖。

G7要想逆转这个现实,不是开几次会、发几纸限价令就能做到的。

这种操作,上一回在石油上演过,结果摆在那里。

这次换成稀土,差别只在于,

中国的位置,比俄罗斯更不可替代。
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