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海的八月底,天高云淡,可海面下,早就不是那回事了。
那一天,几百艘中国远洋渔船,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越南李山岛外海。越南军方的雷达屏幕上,密密麻麻全是光点,最近的一个,离海岸线只剩不到35海里。
这阵仗,谁看了都得心里打鼓。空气里全是火药味,一场海上冲突仿佛下一秒就要爆发。
可接下来的一幕,让所有准备吃瓜的人,下巴都快惊掉了。
越南那边,出奇的安静。反倒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国,像是被人踩了尾巴,瞬间炸毛,气得哇哇叫。这到底演的是哪一出?
邻居没动静远亲瞎操心
平心而论,35海里这个距离,确实有点贴脸。但问题是,那片地方是公海,谁家的船都能去。这是写在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里的规矩,白纸黑字。
越南心里跟明镜似的。他们派了艘KN-304号巡视船过去,但也就是远远看着,不靠近,不喊话,更别提什么驱离了。
那感觉,就像你看着邻居在你家院子外的马路上遛弯,只要他没一脚踏进你家菜地,你总不能抄起扫帚就把人赶走吧?
可越南这边淡定自若,美国那边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。
美国媒体、智库一拥而上,不由分说,先给中国渔船队扣上一顶“IUU捕捞”的大帽子。这词听着专业,其实就是“非法捕捞”的黑话。
好像一夜之间,这几百艘合法作业的渔船,就成了威胁世界和平的“海上民兵”。
越南不上这个当
美国的剧本写得挺好,可惜越南压根不配合。
面对美国的煽风点火,越南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“已读不回”。既不跟中国船队翻脸,也不扭头向美国哭诉求援,就那么静静地看着。
这些年,美国削尖了脑袋想在南海找个代理人,把越南、菲律宾这些国家绑上自己的战车。菲律宾脑子一热就冲上去了,在仁爱礁闹得鸡飞狗跳。
但越南始终不上这个当。
因为他们知道,自家经济的饭碗,很大程度上还端在中国手里。对华出口占了他们GDP的四分之一还多。真撕破脸,最后饿肚子的还是自己。
再说了,南海也是越南渔民的命根子。一旦擦枪走火,最先倒霉的就是漂在海上的老百姓。跟菲律宾的愣头青做法不同,越南人更信奉坐下来谈。
中越之间早就有一整套热线和沟通机制。能打电话解决的事,何必满世界嚷嚷,让外人看笑话?越南的这份清醒,着实把山姆大叔给憋出了内伤。
渔网背后那只手
这场风波,看着是渔船的事,里子却全是政治。
美国现在张嘴闭嘴“IUU捕捞”,他们真在乎那几条鱼吗?别逗了,他们要的是这片海的主导权。
“IUU捕捞”这个词,本来是用来规范渔业秩序的,现在却成了美国手里的“万能贴”,看谁不顺眼,就往谁脑门上贴一张。
这次的中国船队,手续齐全,执照合法,常年都在那片海域作业,还跟国际组织合作得好好的。但在美国嘴里,合法也变成了“潜在威胁”。
说白了,直接派军舰来南海挑衅,成本太高,风险也大。炒作渔业问题就不一样了,成本低,还能伪装成“关心环境”的白莲花,顺便把水搅浑。
眼看在岛礁问题上占不到便宜,美国就想从渔业这儿撕开一个新口子,继续给南海添堵。
南海不养闲杂人
可惜,越南的冷静,让美国这把火没烧起来。
不光是越南,印尼、马来西亚这些东盟国家,连个官方表态都懒得给。大家的态度很明确:我们邻里之间的事情,自己会处理,用不着你一个外人来指手画脚。
谁也不想稀里糊涂地给别人当枪使。
当中国的渔船依旧在公海撒网,当越南的巡逻船依旧在不远处静静守望,而美国只能在万里之外无能狂怒时,一个事实已经无比清晰。
南海周边的国家,越来越懂了。域外势力的挑拨离间,除了制造麻烦,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结语
南海,从来都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赌场,更不该是谁家的后院靶场。
这片蔚蓝色的家园,养活了沿岸数以亿计的百姓。谁要是想把它变成一个火药桶,最终炸伤的,只会是这个地区的所有人。
风浪再大,渔民也要出海。局势再紧张,合作也不能停。越南的克制与中国的定力,正在为这片饱经风霜的海域,留下一条宝贵的和平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