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

千余日军围剿渊子崖村,冬日清晨暗藏危机,村民如何逆转战局真相揭晓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15:25:06|点击次数:112

1941年沭河畔的渊子崖村:千余日军围剿,却被村民打得溃不成军

---

冬天的风从沭河面上刮过来,带着一股腥冷。那天早晨,渊子崖村东头的小道上忽然尘土翻滚,一队穿灰呢大衣、戴钢盔的日本兵沿着堤坝压了下来。走在最前面的,是几个脚步虚浮的汉奸,他们肩上的枪并没怎么握紧,却喊得嗓门震天:“交粮!交钱!不然今天一个活口都别想留!”

据说,那时正是农闲季节,男人们在院里修犁铧、补箩筐,女人们把晒干的红薯片收进囤里。听到喊声后,不少人放下手里的活往祠堂口聚去。老村长王继堂拄着一根竹杖出来,他胡子花白,但眼神硬得像冻土。他接过汉奸递来的清单,只瞟了一眼,就撕成两半扔进雪泥里,还用方言吼了一句:“你回去告诉你主子——要粮没有,要命有的是!”

有人后来回忆,那会儿空气像凝住了几秒,然后就是一阵拳脚声和骂声,把几个汉奸打得鼻青脸肿滚出村口。这事很快传到了小梁家据点,日本驻军起初还笑,说不过是个“牛脾气”的乡巴佬。但三天后,当150多名伪军被赶得丢盔弃甲跑回去时,他们才意识到,这个靠近沭河的小堡寨,不好啃。

---

关于渊子崖,人们常提起它那圈高墙。《莒南旧志》有寥寥数语,说此地“环筑石垣,高五丈,有炮楼四隅,以御盗”。原来十几年前这里匪患严重,全村合力砌下这堵厚墙,还嵌了射击孔和暗道出口。从外头看,它更像座袖珍城池,而不是普通庄户人家聚落。

八路军挺进沂蒙山之后,这地方就成了游击区与敌占区之间的一颗钉子。不少年轻人参了抗日先锋队,还有些留下来的组成自卫队;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当上儿童团,在巷口放哨送信。有老人说,当年谁家灶台冒烟多一点,都可能是给部队蒸窝头。

---

1941年的那个清晨,日本人终于动真格——小梁家据点调集千余兵力,把整个渊子崖围死。据从前参加战斗的人讲,对方先是一通炮轰,可二十多发炮弹只炸塌几间草屋,高墙却纹丝未动。“他们火炮小,我们砖厚”,这是老兵后来喝酒时常挂嘴边的话。

等硝烟稍散,“生铁牛”就顶在女墙后咆哮起来。这种粗笨的大铁管喷出的霰弹,在几十米开外便能将冲锋线撕开缺口;还有“五子炮”,噗噗连响,把爬近城根的士兵逼退。一名幸存者曾描述:有人刚探出脑袋,就被飞来的石块砸中额骨,当场倒翻下去。

---

日军换战术,用密集火力掩护步兵贴近围墙。但他们没想到的是,每当炸开一个豁口,总有背麻袋沙土的人影冲过去,一层层封死缺陷。有妇女抱着孩子递沙包,也有人端菜刀守在缝隙旁等候攀爬者。一位姓杜的大娘事后说,她记不得自己抡断多少把木棍,只记得手心磨出了血泡。

反复冲杀至午后,攻势仍无寸进。据零星统计,那场保卫战中,全村牺牲147人,而对方尸体横七竖八躺满雪地,其中包括指挥官本人——他倒在西北角的一处塌壁旁,据说胸前还揣着地图和半截折尺。

---

如今站在渊子崖西门外,看不到当年的硝烟,只剩残破的雉堞与野草齐腰高。有学者九十年代来考察,说这里保存了一段罕见完整度较高的民防工事,可惜无人修葺。我去年夏末路过时,看见两个孩子蹲在旧碉楼边抓蚱蜢,一个问另一个:“这洞咋这么圆?”另一个甩甩手里的网兜答:“我奶说,这是打鬼子的眼。”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