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,但没有周恩来,可能胜利的机会都没有!

发布日期:2025-08-10 13:06:07|点击次数:190

从1948年9月到次年1月,在周恩来等人的帮忙下,毛泽东领导并策划了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场非常关键的大战。这几仗打下来,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,也让国民党的统治更快垮台了。

毛泽东一辈子,大事小办,显得特别从容。这是他领导的一个大亮点。周恩来呢,小事大办,特别谨慎,这也是他领导风格的一大特色。毛泽东和周恩来,一个从容一个谨慎,配合得天衣无缝。他们俩,既能把大事办得从容不迫,又能把小事处理得滴水不漏,相互补充,完美融合。在我们党内,他俩的合作,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默契。毛泽东最依靠的就是周恩来,少了周恩来,就难有毛泽东的成就;反过来,周恩来也最信赖毛泽东,没有毛泽东,也就没有周恩来的今天。

如果没有毛主席,新中国可能就不会诞生,但要是没了周恩来,毛主席的才华可能就不会被发掘出来。

遵义会议让毛主席在党中央和红军里挑起了大梁,这是大家公认的。不过,毛主席能在遵义会议上取得这样的重要位置,也多亏了周恩来在紧要关头的大力帮忙。甚至可以说,周恩来就像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一样,对毛主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1927年11月初,周恩来费尽周折从香港赶到了上海,出席了中共中央的紧急会议。在这次会上,周恩来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务委员,开始正式在中央工作,并且成为了党内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。

那时候,周恩来时刻留心着红军的成长和每一步行动,对秋收起义后朱毛红军的各种活动和在战场上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,都给予了很高的赞赏。

周恩来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并分享了朱毛红军的成功故事,还特地写信给毛主席和朱德,恳请他们把这些宝贵的经验“分享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革命同志”。

1929年12月,古田会议拉开了帷幕,会上大家一致赞成毛主席写的《红军第九军第九次大会的决定》。周恩来细细读了这份决定,觉得它很好地解决了怎么把一个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军队,变成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人民军队的大问题。这份决定,就像是给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指路的明灯。

在毛主席还没成为中央领导前,其实一直是周恩来在把毛主席的经验和教训介绍给全军上下。

他甚至提议,中央可以把古田会议的决议发送给共产国际,好让全球的革命同志都能借鉴学习。

1929年,红四军里头闹起了大争论。周恩来知道后,就让陈毅帮忙写了封“九月来信”,还特别交代陈毅,回去后得让毛主席“重回领导岗位”。这次,算是周恩来头一回“挺”了毛主席。

1931年12月,因为秘密斗争的环境实在太差,中央只好离开上海,转而去往苏区的革命基地。

12月份,周恩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苏区的心脏地带——瑞金。这回,毛主席和周恩来终于碰上面了,虽说之前也见过,但这次是头一回能并肩作战,一起为革命事业努力。

在差不多这两年的时间里,周恩来和毛主席有了很多面对面的交流,对毛主席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。周恩来越了解毛主席,就越觉得毛主席了不起,心里越是由衷地佩服他。

尽管周恩来长期在中央政府任职,但他与党内那些持“左”倾观点的代表们相处得并不十分和谐。

说白了,毛主席和周恩来其实是挺像的一类人,都比较脚踏实地。他们俩一直书信往来不断,到了苏区一起共事以后,感情就更深厚了。

1931年年底,大伙儿准备攻打赣州时,大多数头头,像周恩来这些,都赞成打赣州,唯独毛主席说不该打。结果,赣州这块硬骨头一直啃不下来,这场仗给周恩来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。

从那以后,周恩来心里对毛主席的敬重又多了几分。

1932年8月,一边是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,另一边是在前线的周恩来、朱德、王稼祥还有毛主席,两方在怎么打仗这个问题上,意见不合,分歧很大。

而且,这种冲突变得越来越严重,直到宁都会议的召开,不少人提出要让毛主席回后方管理政府事务,改由周恩来指挥前线。

周恩来据理反对把毛主席调到后方,可那时候他的话没什么分量,最终没能拦住毛主席被送往后方的决定。

不过因为有了周恩来在前线指挥战斗,毛主席才能一直了解前线情况,对战争全局了如指掌。之后博古想叫洛甫来顶替毛主席的位置,但又被周恩来给拦下了。

第五次围剿没能打赢后,红军只好踏上长征路。长征还没开始前,毛主席差点儿就被留在了苏区,要知道,那时候留在苏区,几乎就是死路一条。

紧要关头,还是周恩来这个“三人小组”的成员站出来,有理有据地坚持,最终让队伍把毛主席也带上了。

可以说,要是没了周恩来的坚持力争,中国的路子可能就完全不同了,也许咱们民族的兴盛之路,会比现在走得更为坎坷……

长征路上,周恩来一直守护着毛主席。当要过湘江时,周恩来心里一直惦记着毛主席的安全,走在最后面,确保毛主席顺利过了江。

在转战的日子里,毛主席身体总有些不适,周恩来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。有次李克农给周恩来带了份红烧猪蹄,周恩来便大方地切了多半部分,亲自给毛主席送了过去。

长征路上碰到大事儿,周恩来也乐意听听毛主席的意见。记得过了湘江以后,博古和李德他们就想继续往北走,去湘西那边。

大家都觉得去湘西是往火坑里跳,但毛主席觉得该往西走,去贵州。有了周恩来的同意,长征队伍最后还是决定往西进入贵州。

尽管队伍最终朝贵州方向前进了,但博古和李德还是不听劝,坚持己见,告诉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说,中央红军还是会找时机往北走。

黎平会议时,两边又为了以后的打算吵得不可开交。毛主席说应该往西走到乌江再朝北去,可李德吵不过,气得不行。

不过,这一步却让中央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的不利形势。在遵义会议那会儿,周恩来全力挺毛主席,最终帮毛主席顺利拿回了红军的指挥棒。

要是周恩来没在遵义会议上大力帮忙,中国今天会变成啥样,还真是谁心里也没个底……

在某种意义上说,毛主席和周恩来就像天生的搭档,周恩来非常乐意帮助和支持毛主席,他们之间的友情才算是真正的志同道合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