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莫斯科的咖啡馆,人们依然在悠闲地品尝着咖啡,货架上的商品似乎依旧充足。
这种景象让许多人疑惑:在西方全方位的制裁和持续三年的战争消耗下,俄罗斯经济为何看似“越打越富”? 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?
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,2023年GDP增长3.5%,2024年甚至达到4.1%,增速超过了美国和许多和平国家。
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,是军费开支的爆炸性增长在支撑。
2024年,俄罗斯军费支出高达2000亿美元,占财政预算的41%,仅军费增加一项就贡献了当年5.6%的GDP增长。
军工复合体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的绝对主角。
军工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%飙升至2024年的10%,远超美国的1.2%和欧洲的0.8%。
2023年俄罗斯装甲车产量翻倍,弹药产量增长五倍,军事工业产值增长30%。 然而同期民用制造业却萎缩了12%。
支撑这场战争的不仅是士兵的鲜血,还有俄罗斯央行的印钞机。
与2021年底相比,2024年俄罗斯广义货币供应量激增77%,创下苏联解体后最高纪录。
这些钱通过强制银行向军工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,形成了企业债务三年激增116%的奇观,总额达到96.6万亿卢布。
统计方法的改变也为经济增长数据“添砖加瓦”。
从2023年开始,俄罗斯将乌克兰四个占领州的经济活动纳入统计,凭空“创造”了占GDP4.2%的经济体量。
同时改变军工产出计算方法,按成本而非销售价计算军工产出,仅此一项就在2023年增加2%的GDP。
如果剥离这些人为操作,2023年俄罗斯实际GDP下降了0.6%,2024年下降0.5%——与官方宣称的“历史性增长”截然相反。
这种靠炮弹和印钞机堆砌的繁荣,正在俄罗斯经济肌体上撕开一道道深可见骨的伤口。
当军工相关领域增长7.6%时,其他制造业萎缩12%。
劳动力与资本疯狂涌向军事部门,油田设备因欧美企业撤离而缺乏维护,半导体产能下降20%。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,多是价格翻倍的中国替代品。
通胀这头猛兽已经出笼。 2024年俄罗斯通胀率升至9.5%,面包、牛奶等基本食品价格两年累计上涨超过40%。
为驯服通胀,俄罗斯央行将利率提高到21%的惊人水平,位居全球第二高。
高利率直接扼杀了企业活力:汽车经销商面临破产潮,农民因无法承担贷款成本放弃春耕,连俄罗斯最大钢铁厂的储备都仅够维持6个月。
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8%,部分企业被迫每周只上4天班。
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畸形繁荣。
表面看失业率跌至2.3%的历史低位,但这是一种“带血的繁荣”:战场伤亡与逃兵超200万人,军工企业扩招至380万人,民用行业却陷入“用工荒”。
建筑工地和工厂老板抱怨:“现在招一个焊工比找工程师还难。 ”劳动力短缺推高工资,进一步刺激通胀,形成死亡循环。
能源曾是俄罗斯最可靠的外汇奶牛,如今也陷入困境。
2023年对欧洲石油出口暴跌68%,尽管对亚洲出口增长12.7%,但东方市场压价严重。
当国际油价80美元/桶时,俄油售价仅60美元,这20美元的价差意味着实际财政收入大幅缩水。
失去欧洲市场后,俄罗斯不得不承担远洋运输的巨额成本。
仅2024年,因运输距离增加和战争风险导致的保险费用飙升,就吞噬了超百亿美元利润。
2024年底,俄罗斯商品出口同比暴跌19%,贸易顺差缩水至56亿美元,创下了五年新低。
印度成了俄罗斯的重要客户,但这种关系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。 印度进口俄罗斯原油,低价买入后再高价转卖给欧洲。
2023年,印度进口了1.5亿桶俄罗斯原油,其中一半转卖给了欧洲。 如果印度改变立场,与美国结盟,俄罗斯的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。
俄罗斯在印度的其他业务并不顺利,如汽车和电子产品市场表现不佳。 历史教训表明,依赖单一市场的经济模式存在巨大风险。
苏联曾因美国在粮食和能源上的操控而崩溃。
西方制裁使俄罗斯与全球高科技产业链脱节。
技术封锁导致高端武器产能受限,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召入伍,劳动力短缺冲击民用产业。 进口替代进展缓慢,关键零部件“卡脖子”,让经济困境雪上加霜。
俄罗斯加强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合作,推动以人民币和卢比作为外贸结算货币,从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
俄罗斯加强了对欧洲以外地区的市场的开拓,从中东、非洲到拉美国家,以及通过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加强对中亚、南亚等国家的能源出口。
这种畸形的资源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,所导致的结构性风险已经越来越明显。
出口崩塌与外汇危机同时袭来:西方制裁重创俄罗斯能源出口,印度等国滞留的数百亿美元贸易顺差无法回流,实际外汇储备持续缩水。
由于其经济结构集中于其自产自用的军事产品,但国家机器和核心零配件却需要进口,向伊朗、朝鲜进口军备和军人也需要支付外汇,也加剧了外汇危机。
债务泡沫与货币信用崩塌同时显现。
三年间,俄罗斯总债务增长86%,但GDP仅增长53%,债务/GDP比率突破85%。 军工企业负债率已超过盈利能力,若利率维持高位,2025年将出现大规模破产潮。
卢布因资本外逃与制裁持续贬值,2024年兑美元汇率跌破120,2025年可能进一步下探150。 货币信用崩塌将加剧进口成本,形成“贬值-通胀-加息”的死亡螺旋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2025年俄罗斯GDP增速将骤降至1.3%,陷入“滞胀”泥潭。
军事开支的不可持续性已显现:若继续维持当前军费增速,2025年财政赤字将突破GDP的8%,国家福利基金储备仅剩700亿美元,较战前减少一半,难以长期支撑战争消耗。
莫斯科街头的景象与工厂区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:当奢侈品商店熙熙攘攘时,民用工厂的机器正一台台停转。
这种表面繁荣与深层危机的强烈反差,构成了俄罗斯经济的真实图景。
#烽火瞭望团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