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想到,一场打了三年多的东欧战争,最大的赢家,竟然是那个在地图上被制裁红线画得密不透风的朝鲜。
一开始,大家还在猜,朝鲜能给俄罗斯支援个几百万发炮弹顶天了。
可最新的情报数字一出来,所有人都傻眼了:超过1200万发。
这哪里是雪中送炭,这分明是把自家压箱底的后勤仓库,整个搬到了俄罗斯。
这背后,金正恩到底在下一盘多大的棋?
当庞大的俄罗斯军工机器,都快跟不上前线绞肉机的消耗速度时,那个被世界经济体系踹出门外几十年的朝鲜,不动声色地,抓住了这个百年难遇的风口。
老铁我真有炮
朝鲜哪来这么猛的产能?
秘密就藏在那些被世界遗忘了几十年的兵工厂里。
朝鲜的军工,本就是苏联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,生产152毫米这种苏式炮弹,对他们来说,是刻在骨子里的手艺,根本没门槛。
真正的加速键,在2023年9月被按下。
金正恩和普京在航天发射场那次见面,直接把合作推向了高潮。
一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,字字句句都透着军事援助的意思。
命令一下,朝鲜国内近200家军工厂,瞬间从原来三成的开工率,拉满到24小时三班倒,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。
在慈江道、平安北道这些军工重镇,生产线上的灯就没灭过。
为了保证效率,俄罗斯干脆直接送来了燃料和升级设备,硬是帮朝鲜把产能翻了一倍。
这笔买卖,对朝鲜来说,早就不是清库存那么简单了,这简直是一场靠着外部订单,白捡的技术升级。
不止炮弹还有人
朝鲜送的,可不只有钢铁。
从去年秋天起,一波又一波穿着俄军制服的朝鲜士兵,悄悄出现在了俄罗斯。
第一批就有一万多人,二话不说,直接拉到了战况最胶着的库尔斯克前线。
有消息说,最先到的是1500名特种兵。
他们在远东接受了无人机和电子战的速成培训,然后就被派去乌克兰东部实战练手。
到今年夏天,这支部队已经滚雪球一样扩大到了一万两千人以上。
韩国那边甚至有人预测,总数可能奔着三万人去了。
当然,人命不是白送的。
韩国情报部门透露,已经有超过600名朝鲜士兵阵亡,几千人受伤。
但在平壤看来,这点牺牲,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劳务费,和拿钱都买不到的现代战争实战数据。
今年8月,金正恩还公开表彰了这些部队,那意思很明白:这活儿,干得漂亮。
一笔赚够好几年
军火加人力,这笔生意给朝鲜带来了泼天的富贵。
最保守的估计,军火贸易额也超过了5.5亿美元。
但韩国智库的评估更吓人,他们认为总额已经突破了60亿美元。
这里面,55亿是军售,还有5.7亿是劳务费。
6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?
朝鲜去年的GDP,撑死了也就270亿美元。这一单生意,就挣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四分之一。
这笔巨款,迅速缓解了朝鲜国内的粮食和燃料危机。
俄罗斯用石油、粮食和机械设备来换弹药,朝鲜市场上的进口货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,老百姓的日子,也好过了一点。
除了炮弹,朝鲜还送了上百枚KN-23弹道导弹。
这些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上用得挺频繁,据说效果还不错。
俄罗斯也投桃报李,转让了一些防空系统和无人机技术。
朝鲜的工程师们拿到手就拆,这对于一个平时只能靠自己试射来攒经验的国家,不亚于天上掉下来一本实战教科书。
金正恩的阳谋
这一切,都是金正恩清晰的战略布局。
他从2011年上台,就把军工发展死死地攥在手里。
自从几年前和时任总统特朗普的谈判不欢而散后,他就彻底看明白了,重心果断倒向了俄罗斯。
从去年视察军工厂强调产能,到与普京会面,再到今年普京回访平壤,直接签下军事同盟,他每一步都踩得又准又狠。
就在最近的9月3日,金正恩和普京在北京再次会晤。
两个半小时的会谈里,金正恩承诺会全力支持俄罗斯,要把两国关系“提升到新高度”。
这已经不是临时的利益交换了,这是一个长期战略同盟的雏形。
反正都被西方制裁了几十年了,朝鲜已经没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。
现在跟俄罗斯深度绑定,反而把自己的身价抬高了。
西方情报机构评估,俄军现在40%到50%的炮弹都来自朝鲜,在某些关键时刻,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00%。
结语
朝鲜用一场远方的冲突,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被孤立的角落,推到了地缘政治的棋盘中央。
他们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,换来了国家最急需的资源、资金和技术。
金正恩不仅巩固了权力,还给整个国家注入了久违的经济活力。
西方对此气得牙痒痒,却一点办法都没有。
联合国的决议成了一纸空文,朝鲜用老旧的货船和复杂的转运路线,完美躲开了所有监察。
这场战争本身是天大的悲剧,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。
总有人,能从别人的灾难里,找到自己的生机。
而一个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得到强化的朝鲜,将是韩国和美国未来不得不重新掂量的对手。东北亚的格局,正在因此而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