恰索夫亚尔,这座始建于沙俄时期1876年的小城,一直以来默默无闻。
面积仅有18平方公里,人口不过一万多人,在乌克兰东部这片工业发达、人口密集的地区,实在算不上什么。
俄乌冲突的爆发,却让这座小城一夜之间名扬全球。
恰索夫亚尔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。
它位于早前被俄军夺取的巴赫穆特,以及对乌军至关重要的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之间的高地。
一旦俄军控制这一高地,便能居高临下,俯瞰乌东斯拉维扬斯克河谷区,随时发动攻击。
可以说,恰索夫亚尔是俄军通往乌东腹地的门户。
乌克兰方面对此心知肚明。
早在巴赫穆特战役激烈进行时,乌军就已开始大力加强恰索夫亚尔的防御。
巴赫穆特陷落后,乌军对恰索夫亚尔的经营更是进一步加强。
在北约军事顾问的指导下,恰索夫亚尔的防御工事给俄军带来了巨大麻烦。
俄军不得不多次出动苏-25攻击机、苏-34战斗轰炸机等,投放威力巨大的FAB-500-54和FAB-1500-54炸弹,以摧毁乌军的防御阵地。
虽然此举减少了俄军伤亡,但也大大拖慢了攻城步伐。
俄罗斯的努力终于在不久前取得了重大成果。
俄罗斯国防部于7月31日通报,俄武装部队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重镇恰索夫亚尔。
这是一场艰难的胜利,但对俄罗斯而言,也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大捷。
这意味着,乌克兰军队在巴赫穆特战役失败后构建的顿巴斯运河防线,终于被俄军突破。
恰索夫亚尔之所以难打,除了其完备的防御工事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它距离乌东重镇斯拉维扬斯克和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都不远。
恰索夫亚尔守军可以从这两个地点获取补给和支援。
部署在斯拉维扬斯克的法国“凯撒”自行火炮营,甚至可以直接对恰索夫亚尔东部的乌军实施火力支援。
援军和有生力量也能源源不断地涌入恰索夫亚尔。
这场战役几乎成为俄乌冲突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,总时长超过480天。
长时间的消耗对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。
据俄罗斯国防部通报,乌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约7500名有生力量和11辆坦克。
恰索夫亚尔的失陷,使乌克兰在顿巴斯失去了关键的战略纵深,进一步恶化了本就严峻的战场态势。
这可能会对整个乌东乌军的战线造成极大动摇。在攻占恰索夫亚尔之后,俄军接下来很可能会持续进攻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。
守卫该城的部队,正是臭名昭著的“亚速”武装组织。
可以预见,一场更大、更加血腥的战役,即将打响。
这场胜利不仅对俄罗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,也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恰索夫亚尔的失守,可能会对乌克兰的整体防御体系产生深远影响。
未来的战局,将更加复杂和残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