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俄媒:倘若战争爆发,中国将会被围攻,对中国而言,最危险的不止战争

发布日期:2025-08-12 01:30:14|点击次数:149

俄乌冲突持续影响全球格局,俄罗斯媒体不时抛出一些关于台海局势的分析,让人不由得警醒起来。这些观点把乌克兰危机和我们中国面临的挑战联系在一起,提醒大家,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我们得保持清醒头脑,稳步推进自身发展。

俄媒分析台海冲突围攻风险

俄罗斯媒体在2023年通过卫星通讯社等渠道,多次讨论台海问题,指出如果我们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时动用武力,美西方可能像援助乌克兰那样,形成多国联盟对中国施压。

俄罗斯方面强调,围攻不限于军事层面,还涉及经济和舆论等领域。

俄罗斯媒体的逻辑是,美西方长期对我们中国持有猜忌,不会放过在台海或南海制造事端的机遇,就像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围堵俄罗斯一样。

但乌克兰问题与台海方面不同,台海方面属于我们中国的内政,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,并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,我们任何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,都符合国际法,不存在外部干涉的借口。

俄罗斯媒体混淆了乌克兰和台海的本质区别,忽略了我们中国一贯的立场。

除此之外,中国海军发展是为了保护贸易航线和领土完整。俄罗斯媒体的报道,似乎想把我们中国拉进他们的叙事框架,强调联盟围攻的可能,但忽略了我们中国在国际形象上的优势。

俄罗斯媒体的分析有其出发点,但存在明显漏洞,比如忽略联合国对乌克兰和台海问题的不同定性。

如果台海真有事,美西方援助所谓的“台湾当局”只会是干涉内政,不会得到广泛支持!我们有能力维护主权。

围攻风险提醒我们,得继续加强国防现代化,但不能被外部舆论牵着鼻子走。

金融制裁威胁超出战争本身

俄罗斯媒体不止谈军事,还特别强调,对中国来说,比战场更可怕的是金融打击。

他们把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模式套用到我们身上,比如将我们踢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,或冻结外汇储备,这被称作金融核弹。

俄罗斯从2022年俄乌冲突后,就遭受这类制裁,尽管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,美俄关系有缓和迹象,比如特朗普提出解决乌克兰问题以减轻对俄压力,但针对俄罗斯金融和能源的制裁至今未完全解除。

俄罗斯媒体警告,如果中国面临类似情况,经济会付出巨大代价,因为我们经济增长靠全球贸易红利,如果结算中断,出口企业会陷入困境。

话说回来,美西方这么做,自己也得承受后果。中国在供应链上占有优势,比如在关键矿产领域,2024年我们实施锑资源出口限制后,国际锑锭价格涨幅超过80%,到2025年3月,外盘报价高达37万元每吨,而国内控制在较低水平,让依赖我们的国家感受到压力。

2025年3月4日,我们商务部将15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,包括莱多斯公司和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,这些主要是五角大楼的无人机供应商,他们离不开我们零部件,管制一出,美方供应链就乱了套。

消费市场方面,美西方更怕需求萎缩,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就是通缩教训。

2025年2月,特斯拉在中国批发销量只有30688辆,比1月少卖3万多辆,和美方对华加征关税有关,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下滑。

俄罗斯媒体分析,这种金融战会中断全球经济循环,但中国有反制工具,不会坐以待毙。特朗普政府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压,比如威胁次级制裁,但中俄贸易合作稳固,我们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,帮助他们缓解压力,同时我们出口商品也让俄罗斯受益。

俄罗斯媒体的担忧有道理,但同时也忽略了中国经济的韧性。我们外汇储备庞大,内需市场强劲,不会轻易被金融核弹击垮。美西方如果冻结我们资产,他们的金融机构也会受损,因为全球经济高度互联。

俄罗斯经历制裁后,转向东方市场,我们中国就是重要伙伴,这让中俄关系更紧密。我们中国不会主动挑起贸易战,但如果美西方拱火,我们有能力通过管制关键资源回应。

总的来说,金融威胁确实超出战争本身,但中国有底牌,不会让外部压力动摇发展根基。

面对俄罗斯媒体的围攻论调,我们中国有强大内生动力来化解。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领先,尽管印度人口多,但我们消费市场潜力巨大,共同富裕政策让国内需求持续增长。

新质生产力是我们核心竞争力,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,我们提供全球领先产品,不靠军事扩张赢得认可。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各大洲,2024年入境游客达1.3亿人次,增长60.8%,外国人来华超过2600万,增长翻番,免签政策拉动消费。

文化输出如游戏和动画,传播东方价值,取代某些霸权影响。特朗普推动脱钩,但我们坚持开放包容,不会受外部干扰。

任何金融打压,只会让发起方自食苦果,我们中国崛起脚步坚定。我们中国有信心,通过自身努力,迎接挑战,实现民族复兴。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