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别因 “劳动关系” 被废标:藏在合同和社保背后的 3 个坑

发布日期:2025-08-23 17:30:23|点击次数:127

一家公司的投标文件被评委扔出来时,老板李总还在朋友圈晒 “中标稳了” 的动态。就因为项目负责人的劳动合同到期日比投标截止日早了 5 天,几百万的项目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。在招投标的世界里,“劳动关系” 这四个字看着简单,却藏着不少能让煮熟的鸭子飞掉的坑。

第一个坑:合同和社保像 “错位的齿轮”

很多公司觉得,有劳动合同、有社保记录,就等于 “劳动关系没问题”。但评委看的不是 “有没有”,而是 “对不对得上”。就像老王家的钟,时针指着 3 点,分针却停在 12 点,看着都有,但走不到一块儿去,谁能信它准呢?

去年有家做市政工程的公司,合同上写着项目经理从 2023 年 3 月入职,可社保记录显示 2023 年 10 月才开始缴费。评委追问这 7 个月的空档期,公司解释 “是兼职后来转全职”,但拿不出兼职协议、考勤记录这些证据,最后被认定为 “劳动关系存疑”。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:要么在合同里写清楚 “兼职转全职” 的时间节点,要么补缴社保时附个情况说明,让两个 “齿轮” 严丝合缝。

第二个坑:把 “挂靠” 当 “捷径”

有老板图省事,找个有资质的人签份合同、交三个月社保,就敢去投标。但现在的审核早就不是 “看材料盖章” 那么简单了。评委可能会查:这人在公司有没有工位?工资是不是从公司对公账户发的?甚至会打电话到原单位核实 “离职时间”。

前年有家建筑公司,为了投标找了个注册建造师挂靠。社保、合同都齐全,可评委发现这人的公积金还在原单位缴纳,工资流水是老板个人账户转的。最后不仅废标,还被列入 “不良行为记录”,一年之内不能参加政府采购。这就像请人假扮情侣应付家长,看着像那么回事,可一个细节对不上就露馅了。

第三个坑:忽略 “动态更新” 的时间差

合同快到期了没续签,社保断缴了没补缴,这些 “拖延症” 在投标时可能变成致命伤。就像李总的公司,项目负责人的合同 7 月 30 日到期,投标截止日是 8 月 5 日,明明提前几天续签就行,偏偏觉得 “就差几天没事”。结果评委一句话就把他问住了:“投标时这人已经不是你公司员工了,怎么保证项目执行?”

更麻烦的是 “社保补缴” 的情况。有公司 3 月投标,用的是 1 月的社保记录,解释 “2 月的还没来得及缴”。可评委不认这种说法:“连社保都拖拖拉拉,怎么保证项目按时完工?”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:投标前打份最新的社保缴费证明,合同快到期的提前续签,实在赶不及就附个 “正在办理续签的说明”,盖个公章,至少能证明公司在积极处理。

招投标就像走钢丝,劳动关系证明是手里的平衡杆,稍微有点歪就可能掉下去。那些常年中标、很少出问题的公司,不是运气好,而是把这些细节当成 “必答题”。比如有的公司专门设了 “投标材料预审岗”,核对合同时会用荧光笔标出有效期,查社保时会精确到 “是否包含投标当月”,甚至会模拟评委提问,提前准备好解释话术。

说到底,避免因劳动关系被废标,核心就一个:把 “证明劳动关系” 当成真事儿来办。别想着钻空子,别低估评委的火眼金睛,更别让本该到手的项目,栽在这些能提前堵住的小漏洞上。毕竟,在招投标的赛场上,细节不是加分项,而是入场券。

Powered by 爱电竞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