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的时候直言不讳:“如果台湾海峡那边闹起来,菲律宾肯定少不了要卷入。”
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提醒菲律宾别“玩火”,说这种说法只会让地区局势变得更紧张。
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后,总是倾向于靠近美国,现在看起来是下定决心要当美国的“小跟班”。
菲律宾这么说话也不算新鲜,早在2024年起,美菲军事合作就搞得挺热闹,联合演习规模越搞越大,新增的军事基地啥的,全都是对准南海和台海的。
到底为什么菲律宾会这么强硬呢?其实大头还是他们那特殊的地理位置吧,实际上地段挺关键的。
台湾距离菲律宾北部的巴丹群岛不过几百公里,要是真台海出点啥事,美军肯定会靠菲律宾的基地来打前站。马科斯也坦言,这事不光看菲律宾愿意不愿意,而是地理位置和盟约关系一起决定的。
1951年的美菲互防条约依然在那儿摆着,一旦美国卷入台海的纷争,菲律宾就得出一份力。
到了2025年4月,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罗密欧·布劳纳对北吕宋指挥部的部队发出了指示,让他们做好应对台湾可能入侵的准备。
这话听着挺吓人,但也说明菲律宾军方已经开始进行实战演练了。布劳纳这个人,以前在南海巡逻的时候就跟中国海警对峙过,现在晋升了,态度变得更果断。
不过,菲律宾这么冒险,代价可不小。国内民众的看法差距挺大,有人觉得这是在捍卫国家,有人则认为是在把菲律宾推向火坑。
就经济层面而言,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挺频繁的,最新的2024年数据显示,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二大贸易伙伴,出口比例也达到了15%。要是真的关系彻底闹僵,菲律宾的香蕉和电子产品出口怕是要受到不小的影响。
南海的渔民日子越过越难,随着中国海警巡逻越来越频繁,菲律宾渔船被逼得捕鱼范围大大缩减,损失估算超过亿。马科斯政府打算依靠美国帮忙填补这个漏洞,不过美国那边更关心自身利益,提供的援助远比预期少得多。说到底,菲律宾这个小国夹在大国之间,玩火的话,伤害的可能还是自己。
今年九月,南海的紧张局势可真激烈,爆出了好几起碰撞事件。尤其是在九月十六号那天,中国海警指责菲律宾船故意冲撞,还在斯卡伯勒浅滩附近开火用水炮,场面挺激烈的。
菲律宾一口否认,反说是中国在阻挡补给线。视频里能看到船只轻微擦碰,现场挺乱的,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这种事儿早就发生过,2024年就有空中拦截和激光照射,到了2025年五月还来了一次。
联合国秘书长喊话提醒大家别激动,可是两边都不愿让步,硬碰硬的局势挺难缓和。
中国军事方面在9月14日发声警告菲律宾别再闹事,强调自己已经展开日常巡逻了。菲律宾海警则表示会捍卫主权,还会继续和美国合作保持联系。
在东盟峰会时,马科斯打算提出南海的议题,可大部分成员国都保持中立,不愿卷入其中。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拉拢邻国,菲律宾却错失了不少合作的良机。
菲律宾的宣示可不只是说说而已,实际上也开始付诸行动了。到了2025年7月,美菲联合演习的重点放在台海的演练上,菲律宾空军基地还能见到美军F-16战机起飞呢。
国防部长再次明确互防条约涵盖南海和台海。菲律宾的军费开支提高了,正在购买美方的导弹和巡逻艇。卡加延省的基地变成无人机的主要基地,负责监控台海水道的动态。
这些事情让中国挺警觉的,北京感觉菲律宾是在为美国撑场子,挺像是在当大国博弈里的棋子。网友们也扯开说,菲律宾太过依赖美国了,外交自主权都没了,要是真这样,又可能会吃亏。
咱这边可不是吃素的,遇到菲律宾的挑衅,中国可有自己的靠山,尤其是俄罗斯。
2024年5月,王毅在访俄时提到“中俄世代友好,永不为敌”,这话可不是空话。自从2022年乌克兰危机之后,中俄关系就越发紧密。俄国遭遇西方的制裁,经济压力剧增,这才开始“向东看”,和咱们合作也越来越深。
2025年,中俄两国的贸易总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,尤其在能源和科技方面合作得更加紧密。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,而俄罗斯则把无人机和5G设备卖给了中国。在普京2025年的讲话中,他直接说,西方的制裁让俄罗斯更加依赖中国。
在军事领域,中俄合作变得更加明显。到2025年6月之前,两国已经举行了至少113次联合演习,包括在日本海的海军巡逻,还有潜艇成队出动。俄罗斯为中国提供了地理上的优势,特别是在北方地区;而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,中国也有俄罗斯的支持做后盾。
在战略方面,中俄还没正式结成联盟,不过彼此合作得挺深入。俄罗斯帮中国分散西方的关注点,而中国也为俄罗斯的经济提供支撑。面对美国在亚太的布局,中俄联手应对。此外,菲律宾的表态让中俄关系更加紧密,两头一起否决了联合国有关涉华的决议。
在国际格局中,中俄的地位不断提升,两国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“全球治理倡议”,强调主权平等和多边合作,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。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,也逐渐由以往的被动防守转向积极主动出击。要是菲律宾继续充当美国的帮手,或者会成为牺牲品。
到2025年,台海局势依旧紧张,但还没演变成全面冲突。菲律宾嘴炮挺得厉害,可行为上没啥实质性的动作。国内经济压力大得很,老百姓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高,马科斯的支持率明显下滑。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,把重心转向中东,菲律宾的战略地位也重新被评估了一下。
菲律宾偏向美国,主要是看中那边的军事存在和经济援助,想靠他们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发展。但这份过度依赖,也让菲律宾的外交变得不那么自主,不管愿意不愿意,已经被卷入中美之间的争端。中国则调整策略,不再被动,而是主动出击,想要掌控局面。菲律宾继续利用两方,结果或许只能是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