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巴基斯坦空军代表带着卷尺和组装方案,再次来到中国谈判歼-10C生产线转让。 但中方工程师一句“不谈生产线”,让期待彻底落空。
同一时间,工程师偷偷携带三维扫描仪混进中巴合作基地,试图窃取歼-35的雷达代码,却被智能安防系统当场锁定,设备触发自毁程序。 这两幕看似无关的场景,背后是中国军工划下的同一条铁律:核心技术,半步不让!
巴基斯坦的“拆机梦”卡在歼-10C的机翼上。 巴方想要的不只是战机,而是整条生产线——从发动机到复合材料,从飞控代码到雷达算法。 但中方条款白纸黑字:整机可卖,生产线免谈。
工厂的工程师曾提出“分段组装”的折中方案,试图分步消化技术,但中方连翼根厚度测量请求直接拒绝。 原因特别清楚:歼-10C的WS-10B发动机刚完成矢量推力测试,材料标准涉及百家供应链企业,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命脉。
让巴方焦虑的是歼-35的“技术紧箍咒”。 40架订单签了,但战机被装上三重锁:北斗定位芯片让跨境飞行自动锁死,物理熔断装置会在拆解时烧毁核心电路,地理围栏技术将活动范围限定在巴境内。 维修必须中方监督,改装需书面同意,比美国卖F-35给日本时的“蓝宝石系统”还要严苛。 巴方飞行员再熟练,也碰不到代码层的半行指令。
土耳其的困境
土耳其一边和巴基斯坦签“可汗”战机组装协议,一边派工程师假扮枭龙维修工,带着微型钻孔机潜入机库。 但中方安防系统实时扫描工具异常,瞬间触发警报。 的TF-X项目号称国产五代机,实则发动机靠美国F110,雷达靠英国,导弹靠法国“流星”。 美国国会一纸禁令,F110发动机断供,“可汗”立刻从超音速战机退化成高价模型。
技术封锁的根源是一次背叛。 2018年,中国将彩虹-3无人机全套技术交给巴基斯坦,结果巴方转身泄露给。 凭此推出TB-2无人机,抢走中国在中东48%的市场份额。
让中方失望的是,巴基斯坦允许在枭龙生产线旁建设“可汗”组装厂,试图用中土合作套取多技术。 选择信任直接导致WS-13E发动机断供——23架半成品枭龙停在工厂,霹雳-15E导弹停交货让Block3战机战力缩水40%。
土耳其的报复
歼-35技术合作碰壁后,土耳其立刻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。两个新能源巨头占电动车市场40%份额,本土品牌TOGG无力抗衡。 光伏领域狠——六成组件来自中国,的反倾销调查推高了本国新能源成本,消费者为政治博弈买单。
巴基斯坦的反击转向地缘博弈。 2025年8月,伊斯兰宣布海港全面使用人民币结算,组建5000人快速反应部队驱逐西方势力。 同时与中国签“雄鹰之翼”协议,引进WS-19发动机生产线。
印度切断印度河60%水源后,巴方联合中国启动“喀喇昆仑水控计划”,用卫星遥感在上游重建水权分配。
印巴冲突让技术困局
巴空军用歼-10CE击落6架印度战机,自己零损失。 三个月后,这些战机因缺零件变成废铁。 同月,印度用法国SCALP-EG导弹偷袭巴基地,打穿F-16机库致5名飞行员死亡。 西方武官趁机逼问阵风残骸数据,试图破解中国导弹参数。
土耳其的百亿订单像空中楼阁。 埃及、印尼签了“可汗”采购协议,但埃及真正对手是以色列F-35,印尼要的是技术转让。 承诺本土化组装,但美国制裁让发动机供应悬而未决。
没有欧美零件,“可汗”的国产化率仅20%,隐身涂层连实验室测试都没有通过。